售價:HKD 5.00

今期封面故事:錢花在最該夢年代。
剛過的兩個月,要面對嚴峻寒冬(在港有多嚴峻?是從未病了那麼久般嚴峻…)與春節長假期市場反應渙散,對某些工作進展確有點影響;但希望在明天,這幾天在SEE雜誌010號出版在即,溫暖陽光透進辦公室南向一邊窗台,藍天悅人,有春來了的朝氣。
三個多年頭十期書的生產周期過去,我還是如初期待雜誌面世,更快樂是辦公室來了兩個大女孩一同期待(她們是新同事Phoebe與大學實習生 Hebi)。她們都同樣為自己的參與和寫下來的文章著緊,我也希望SEE有天會有接捧人,讓它永遠青春永遠熱情,對世界永遠好奇,以謙虛認真永遠求學的人生態度,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。
近期民間對市區重建、文物保育,以及強制為收回重建發展的最低百分比下限再下調等討論,似乎都有點乏力和被動,可以想像都是官民兩者資源強弱懸殊的無奈結果。這其實不是兩方勝負之爭的問題,而是該說的該理性處理的長遠宜居社會穩定環境的探討,缺乏了多元思考便失衡,大家都沒好處。
今期SEE以歷來最務實厚顏的取態,與讀者探討「現代劫富濟貧之道」;民間團體要有夢也要有資源有方法,讓這個最富裕的年代,人們的錢可以更直接花在社會需要,而毋須依循永無共識的政府設定資源分配規則,讓我們悄悄地進入新有階級參與管治的年代。今期SEE,還有「走進美國嬉皮精神的小鎮」、久違了的「大澳七年:漁村棚屋營造手冊第二章」、「街頭藝術」的討論兩則、「廿年本地廣告回顧」、以及「揭市建重建業主參與計劃不成之謎」的衙前圍村合作發展計劃疑團等,大概兩個月都看不完。:
http://www.project-see.net/